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优度网 > 新媒体营销 >

微博与报纸不是竞争关系

时间:2012-03-29 14:41来源:优渡科技
  

写到这里,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当读者面对的是一个单位的时候,他真的是没有互动的需要与欲望的。只有当他认为,或者潜意识地认为,他所面对的交流对象是一个人,是一个跟他一样的人的时候,互动才成为可能的需要和欲望。

微博是个人化的媒体。互动成为可能。

隐藏在微博背后的都是人,即使是个单位,别的粉丝也在潜意识里把它当成是一个人。

我认为,这就是微博的互动有效而又盛行的原因。

河北邢台桥西区张家营在拆除村民建筑时,造成一村民被碾死,这一源于“天涯社区”的帖子被博主发到微博后,引起了众多“粉丝”的极大关注,12小时内便有7000余人转发,评论不断。《新京报》等媒体迅速前往事发地进行采访,并推出连续报道。此后,《新京报》的报道又被微博“粉丝”链接转发,形成了良性互动。

5.微博内容成为报纸报道内容。

微博关注点大多是网民当前最关注的东西,有些新鲜有趣,可读性很强。很多报纸都在报纸版面上开设了微博专版或者栏目。如《新京报》的“微博大义”栏目,《青年时报》的“微言大义”栏目,《都市快报》的“微生活”版面。虽然大多数报纸并没有将微博定为固定栏目或版面,但是微博内容已成为报纸内容的一部分。尤其是涉及社会热点话题时,微博的内容更显突出,比如两会微博、世界杯微博。

有一些报纸开设了微博栏目,有的栏目叫“微说”、“微言”、“微观两会”,有的版面干脆就叫“微博”。这些版面形式设计新颖,采用了网页和微博的很多元素,有的模仿国内一些知名网站微博的设计形式,内容多是直接引用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和网友的微博,成为两会报道的一种形式创新。

陕西日报社在近期甚至打算用一个多余的刊号资源创办一份专门刊登微博内容的周刊。

6. 新闻或活动推广。

报纸开微博,可以将正在发生的新闻或记者正在采集的过程进行实时直播,让微博简短的文字告诉“粉丝”今天正在发生什么、报纸正在关注什么、明天的报纸将要刊登什么。这样,“粉丝”对新闻的关注就实现了前移,而这种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报纸出版周期的不足,使得读者在微博上对正在发生的新闻“先瞥一眼”、“窥见一斑”,而后在报纸出版之后尽兴阅读。

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微博的介入,读者对报纸新闻的关注不再局限于第二天早上,而是贯穿于整个的采写与出版周期中,形成了一条“关注链”,拉近了读者、“粉丝”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也在心理感觉上缩短了新闻出版周期。当然,除了在微博上与“粉丝”进行新闻通报和互动外,精美的报纸版式也可在第一时间传上微博,让“粉丝”先睹为快,吸引“粉丝”购买第二天新出版的报纸。一些媒体利用微博及时跟进,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使活动引来更多的关注,也营造了“现场直播”感。比如,中央电视台微博在2011年7月底报道郭美美事件之前几个小时,就在微博中预告今晚几点将有有关郭美美的调查节目,吸引人们去观看。

------分隔线----------------------------
推荐内容